从标准要求来看,该标准明确规定了驱避剂的药效结果分为 A、B 两级。A 级产品的有效保护时间≥6 小时,B 级产品的有效保护时间≥4 小时,达不到 B 级标准者为不合格产品 ,这为我们判断驱避剂的优劣提供了清晰的依据。
在检测方法上,试验过程涵盖多个严谨的环节。要准备试验站,准备好试验用品并获得试验许可,对试验前进行妥善处理。接着进行试验,在试验过程中,将一定数量的害虫置于模拟真实室内环境的试验装置中,喷洒或涂抹驱避剂,细致观察害虫对驱避剂的反应。观察并记录结果,评价指标包括驱避效果、驱避持久性、驱避范围、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等。例如通过观察害虫的行为变化评价驱避效果,通过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观察评价驱避持久性,通过观察驱避剂施用后害虫的分布情况评价驱避范围,通过毒性试验和生态效应试验评估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,以此来综合评估驱避剂的效果。
这个标准的发布意义重大。一方面,它确保了驱避剂的质量和安全性,只有经过严格检测符合标准的驱避剂才能进入市场,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。另一方面,为农药登记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,促进了整个驱避剂行业的规范发展,让我们在选购驱避剂时更有保障,能放心地享受无蚊的夏日时光。下次挑选驱避剂,不妨关注一下它是否符合这个标准哦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我们总部实验室可以做GB/T13917.9 - 2009《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 第 9 部分:驱避剂》标准的测试,有需要做此测试的企业,可以与我们联系。
联系人:邹工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驱蚊膏的「非遗工艺」版本强调传统炮制方法(如古法蒸馏萃取),主打文化附加值,实际功效与现代化工产品无显著差异。
驱蚊膏多为固体或膏状质地,通常以天然成分为主(如香茅油、茶树油),适合随身携带补涂。其作用温和,适合孕妇或婴幼儿,但需频繁补涂(每1-2小时一次),防护范围较小。
驱蚊膏的「加热式」产品通过体温融化膏体释放成分,适合寒冷地区使用,但初始涂抹较费力,需均匀推开以防局部浓度过高刺激皮肤。
一般播种5~7天发芽,发芽率90%以上,苗期生长较慢,真叶2~4片时开始移植。扦插多在4~7月进行,剪取7厘米长的嫩枝,在插条基部裹上一小泥团,插在盛满洁沙的花盆里,经25天生根,生根后即可栽植上盆。长春花除正常的肥水管理外,据笔者多年种植长春花的经验,重点要把握的是摘心和雨季茎叶腐烂病的。摘心的目的是促进分枝和控制花期。一般4~6片真叶时(8~10厘米)开始摘心,新梢长出4~6片叶时(次摘心后15~20天)进行第二次摘心,摘心不超过3次(超过3次摘心会影响开花质量)。
三不要朝秦暮楚有些养花者心浮气躁,养花没有主题,家中的花卉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。此乃养花之大忌。一是种类更换过快,种养时间短,不利于培养出株形优美、观赏性高的花木。二是对每种花都浅尝辄止,不利于养花水平的提高,到头来还是一个花盲。故养花者只有选准一两种花,重点钻研培育,才能心有所得。四不要观念不新当今养花业新知识、新技术层出不穷,而大多数养花者却仍拘泥于传统的养护方法,在花器的使用、水肥管理、种苗培育等方面,不善于利用新技术、新设备,比如无土栽培、无臭花肥以及各种花器等。